(资料图)
“以前总觉得科普是面向小孩子的,但现在技术进步太快了,我们也得多学习才不会被落下。”近日,在一家科技馆里,几名家长兴致勃勃地在VR体验区排队等待。现实中,优质科普并不缺少市场。
然而,需求端在“喊渴”,科普供给端也在“喊渴”。比如有的科研单位尚未将科普纳入工作范畴,导致部分科技工作者想做科普却有顾虑,也有人表示“缺少开展科普的培训,相关技能缺乏”。还有一些地方的科普服务体系不健全,导致科普工作不通畅,甚至找不到相关受众。种种现象提醒,科普更好地服务大众,着力点在需求端,也在供给端。
“解渴”需求端,高质量的科普供给是关键。科学知识是有围墙的,科普恰恰是在降低围墙高度。比如,用大铁锅演示中国天眼原理、用塑料瓶造“火箭”冲上百米高空的视频成为爆款,说明公众不是对科普不感兴趣,只是对板起面孔的科普无感而已。将高深的知识以通俗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公众,让大家有所收获,才能实现“普”的目的。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,既对科普人员的专业性提出要求,也需要科普工作者转变观念。主动关切公众需求答疑解惑,在传递知识的同时,分享科学的思维方式,将“单向输出”变成“双向互动”,这样的科普更具吸引力。
然而,只要科普工作者做好自己的事,科普就能两头“止渴”了吗?显然不是。科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需要供给有趣、有料的内容,也离不开相应条件的外在加持。大力度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下沉、健全完善基层科普硬件设施、丰富科普传播场景、借助线上渠道延伸科普内容传播半径……为科普创造更好的传播条件,打通科学知识有效传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科普人人可及,人人可参与、可享有,“大科普”方能在更多人心中播下探索知识的种子。
不久前,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举办了一个科普市集,带孩子们体验攥紧拳头“召唤”闪电、参与视觉错觉小实验,感受了科学的神奇。“科学+市集”,有意思的内容、接地气的传播,或许可以启示我们找到为科普供需“止渴”的更多好路径。(李娜)
来源:天津日报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