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618年,李渊代隋立唐,建国后,李渊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,在继承隋朝的政策的同时,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。
(资料图)
唐朝继承了北魏至隋朝的政治和税收制度并加以完善,最终在武德7年(624年)颁布“租庸调”制。租庸调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,每户授田100亩(口分田80亩、永业田20亩),其征收标准是:
租:按南方农作物不同区分,北方缴纳粟米,每丁2石;南方交稻谷,每丁3石,稻谷碾成米大约2石。两石(约280磅)的粟和米。大约只相当于二三亩土地的产量,而百姓的可获得的田总额为100亩,因此唐朝的租额很轻,只有四十税一到五十税一之间。相比于汉朝文景时期的三十税一,更为优减,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,百姓实际拥有的土地面积往往比这要少很多。如果纳税者的可受田总额只有20亩,那么税率将为十税一。
调:每户每年交绢2丈,绵3两,产布之乡纳布尺,麻3斤。
庸:成年男丁需要每年为国服役20天,但可以用绢抵,每天3尺,相较于汉朝的30天又减轻了不少。此外,有事而加役15日者免调,加役30日者租调皆免;但连正役不得超过50日。不亲自服役者,可纳绢代役,每日绢三尺。贵族免役。租庸调法还规定出依照灾情轻重,减收或免收租庸调的具体办法。
地税:类似隋朝的义仓,以救济灾荒名义征收的税种,百姓按照每亩2升的标准交税,属于资产税性质。
户税:目前史学界认为户税应该是开元年间开创的新税种,封建社会征税的原则是“量出制入”,要用多少钱就征多少税,不够就加征。唐玄宗统治后期,宫室奢靡浪费,边关征战不断,租庸调难以满足国家开支,所以对百姓加征了户税。户税也是一种资产税,根据百姓的资产情况划分9个等级,其中八等户每户交452文、九等户交222文。根据唐德宗年间的宰相杜佑的估算,全国平均每户交税250文。
同时唐朝的徭役还包含色役,这些色役通常是地方性的问题,是整个唐代财政研究领域当中最为复杂的问题之一,便不再论述。
关于汉代的政府专营问题,李渊在开国之后,把一切山泽税、盐税统统废罢,之前由国家专营的盐、铁、酒等产业全数放纵民众自主经营。公元626年,李世民即位后,又把潼关以东的关卡(即通往各地区之间的交通站)全部停废,以让货物自由流通。有唐一代,还停止了商税的课征,这无疑是一件壮举。要知道即便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宋朝,对商品交易的征税一直非常少,但也征收过税和住税两种,税率分别为2%和3%。唐朝的这些措施一方面造成商品流通的空前繁荣,培养了国民的贸易精神,但另一方面使得政府收入完全依赖于农业税和专营收入。
因此隋朝和唐朝前期,成为中国唯一不搞盐铁专卖和征收工商杂税的时期。国家对老弱病残、退役军人的免税政策都得到了较好的执行,既没有像汉朝那样搞盐铁专卖,也没有唐后期至两宋的盐、铁、茶、酒等各种专卖,更没有在全国广布税关以征收商税。唐朝前期真正做到了轻徭薄赋,文治武功,开创辉煌。
众所周知,政府的收入来源于人民的税收,由于唐朝的税收定的过低,其户口不及隋代十分之一,再加之唐朝前期不像隋朝那样盘剥百姓,从而导致唐朝的财政一直不健康。虽然唐代前期虽然拥有繁荣的民间经济,但是政府却一直得不到充足的财政收入。这就带来一个问题,政府收入怎么办呢?
由于政府财政收入不足,唐朝连官员的工资也发不出来,于是唐代采取一种奇特的养官制度:自我经营模式。皇帝拨给各个政府机关一定的土地和货币,要求各个政府将土地出租,将货币放贷,把收上来的地租和贷款利息作为办公经费使用。这些土地和货币分别叫作“公廨田”和“公廨钱”。
但是政府官员并不懂如何像商人那样经营,公廨钱贷出去却往往收不回来,政府官员的基本工资也无法得到保障,时间长了,往往会生出事端,但是唐高祖李渊并没有给出解决答案,便被自己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赶下了皇位,这些麻烦则留给了唐太宗李世民来解决。
同时,在货币上,沿用六朝在钱上铸明年号的惯例,而不是像秦汉以重量来命名的“五铢钱”,使用年号钱,即“开元通宝”。
唐汉经济政策的相比较:汉代自武帝创行盐铁政策开始,开始在社会上层节制资本,比如汉武帝任用酷吏,征收财产税,盐铁酒官营,陵邑制等方式搜刮上层社会财富,不让民间有过富,在经济之上层加以一种限制,但对于下层则不去进行管控。不去设法子防制一般劳苦下层民众之陷入于过穷的境地。
唐代注意社会下层,由国家来计划分配,其主要用意,在不让民间有穷人,同时让上层的富民能自由发展。租庸调制的最要精神,不仅在于轻徭薄赋,尤其是侧重在为民制产。至于上层富的,政府并不管。在开始,商业尽自由,不收税。而每一穷人,政府都设法授田,使其可以享受水准以上的生活,有些近似现代英美的自由经济。
而待安史之乱后,唐朝的租庸调制崩溃,改成两税制,茶盐各项也都一一收税,便和汉代差不多。至于汉代之盐铁政策,起于武帝征伐匈奴,向外用兵,而唐代租庸调制之破坏,以及茶盐诸税之兴起,也由于玄宗以下,先是向外开疆拓土,直到德宗时代,因向外用兵而引起军人作乱,内战频起,总之是由兵祸而引起了经济制度之变动,则汉唐并无二致。
参考资料:
《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》
《剑桥中国经济史》
《历代经济变革得失》
《中国经济史》
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》
《中国经济通史 第4卷 隋唐五代经济卷》
《唐代财政》
《中国财政通史4:隋唐卷》
标签: